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動物與社會
Animal and Society 
開課學期
112-1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社會學系  
授課教師
簡妤儒 
課號
Soc2055 
課程識別碼
305 2335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社207 
備註
總人數上限:50人
外系人數限制:25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欲打破傳統學術裡自然╱文化對立,科學╱人文分工的想法,探討人類社會和動物的複雜互動關係。在人類文明裡,利用動物、和其他物種互動一直是人類經驗很重要的一部分,也可能是快樂、悲傷、自我認同或矛盾衝突的來源。本課程希望活用社會學的想像力,來引導學生探索人類接觸、認識、利用動物等種種活動的社會、文化、經濟意義和影響,以期拓展社會學視野來理解跨物種的互動對人類社會生活和動物角色的影響。

本課程不著重在倫理或價值觀的宣導或辯論,而是希望藉由深入蒐集和討論實際經驗現象和相關研究,來呈現和討論人和動物互動關係中的各種各樣的矛盾衝突和社會意義。我們希望將討論的焦點,放在文化經驗、制度規範、社會行動、以及消費行為等社會互動是如何形塑人和動物的關係,以及這些互動對人與動物各自的影響,介以反思人類文明和自然之間的關聯、衝突、修復或和解。我們會將討論重點分為三部分,包括1)社會科學研究中探討人和動物關係的理論嘗試;2)人和動物的關係被社會因素建構過程與其變遷;3)人和動物互動的衝突與爭議,包含因異質目標或價值所引發的治理爭議,以及某些特定利用動物的社會行動所造成的爭議或效應。這門課除了老師講課之外,更著重同學的參與和心得報告。因此,課程進行方式還包括課堂上小組討論,及相關影片的閱聽、分析和討論。除此之外,我希望同學能練習批判性地閱讀文獻,主動尋找相關的知識,並積極分享你的觀點和想法,因此課程除了繳交個人性的閱讀、分析與觀察作業,還必須透過分組來完成一項有關台灣動物現象的調查報告。
 

課程目標
本課程希望能達到以下四項目標:1) 發掘社會文化、制度、產業發展等因素,如何影響人對動物角色的分類與劃界,並影響我們和動物互動的經驗。2) 解釋人和動物的互動過程,如何可能影響到個體經驗、社群認同、文化意義建構、甚至行動等社會經驗。3) 從社會學的角度分析有關流浪動物、動物賭博、展演動物等等社會爭議的成因,並嘗試尋思是否有降低衝突、促進更良善的動物對待的解決方法。4) 在生活中「看見動物」,並去思考如何積極參與打造友善人類和動物雙方的制度和行動。 
課程要求
課前閱讀指定讀物、上課積極參與、完成四次課前memo,一份個人作業與一份小組作業。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見課程內容 
參考書目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課堂表現與出席加分 
0% 
依照出席狀況、課堂發言參與、演講問答等綜合表現加分,最高加5分 
2. 
閱讀memo  
40% 
 
3. 
個人作業(現象分析) 
30% 
 
4. 
期末團體口頭報告/PPT 
30%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上課形式
作業繳交方式
學生與授課老師協議改以其他形式呈現
考試形式
其他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無資料